管理學院學生訪談扶貧路上的東華腳步
近日,管理學院組建的學生扶貧訪談小組開啟系列訪談,瞄準鄉村振興,聚焦鹽津發展,将一線發展故事作為生動的育人教材。“去年暑假,我有幸參加學校在鹽津地區組織的挂職鍛煉,在一家烏骨雞公司參與育種場的投産項目……”雲南鹽津的袁輝璟說,她在四年前入學東華,如今畢業選擇回到家鄉雲南就業。
以扶貧訪談主平台,引領青年價值旨歸
管理學院以“講好訪談故事,實踐傳遞點滴”為主脈絡,由經濟大類和信管系學生黨支部黨員組建核心訪談小組,聚焦我校鹽津和昭通籍學生、赴鹽津挂職扶貧幹部、昭通鹽津當地幹部、專業課教師等,推出“奮進·鑄魂”系列訪談,以學生視角觀扶貧故事、感扶貧力量,共同鑄魂“鹽津合夥人”。
![]() | ![]() | ||
(鹽津籍袁輝璟同學與學生黨支部黨員) (陶俊清老師與學生黨支部黨員)
訪談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前期由學生黨員團隊整理鹽津扶貧幹部事迹,編寫訪談提綱,引領青年學子“主動學、切身談、融情講”。對話扶貧幹部,感悟将新時代教育理念、方法帶進大山深處的思政力量;對話專業教師,感受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推廣把優質農産品推向全國的科技扶貧魅力;對話鹽津和昭通籍學子,回顧“1對1”精準化扶貧下的鄉村發展變化與東華成長曆程。在活動推進中,逐漸将“大思政”育人基地建在鄉村,培養學生更具擔當意識的擇業觀、價值觀,鼓勵更多青年走向基層,奉獻青春。
以學賽實踐為延展面,勇擔鄉村振興使命
學院鹽津籍學生在暑期挂職鍛煉期間主動報名,走進一線,傾聽基層之聲,袁輝璟、羅萬江等同學前往街道、烏骨雞養殖企業開展學習鍛煉。學生實踐團“‘互聯網+’東風勢,客似雲來環鹽津”,立足鄉村紅色旅遊、生态旅遊發展,設計南絲路經典文化旅遊路線和環鹽津短途旅遊方案,并構建“互聯網+旅遊”的創新引流模式,助力鹽津高質量脫貧,将實踐育人實效,紮根在祖國大地之上。在校學生積極參與bevictor伟德官网首屆“創意公益”營銷大賽,在專業課老師指導下,圍繞網絡營銷課程,以鹽津天麻烏骨雞湯為推廣産品,12個小組撰寫推送、拍攝創意宣傳視頻,瞬間成為朋友圈高熱度單品,實現了以青年智慧推進扶貧産品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 | |||
![]() | |||
(羅萬江在鹽津縣水田新區團結社區挂職) (袁輝璟在滇鳳烏骨雞種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挂職)
堅持帶動更多青年學生,聚焦鹽津發展,是管理學院黨委落實學校鄉村振興工作精神,做好鑄魂育人的關鍵一環。學院始終以基礎保證為根,打造扶貧訪談的主平台,堅持以賽促學,以實踐強信念,增長青年人學以緻用的才幹,培養青年人紮根基層的情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撰稿:常美琦 邢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