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品讀經典,涵養人生—記管理學院黨校“閱讀與人生”講座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17-11-17 

20171114日,為了指導大學生豐富課餘生活、提升思想水平、提高審美情操,管理學院黨校邀請吳靖老師作主題為“閱讀與人生—由20本經典邁向美好人生”的專題講座,管理學院黨員教師代表及全體黨校學員認真聆聽了此次講座。學院黨校主管徐志德主持講座。

  

講座伊始,徐老師簡單介紹了主講嘉賓吳靖老師:吳老師是資深閱讀人和閱讀推廣者,近年來持續關注國民閱讀狀況,并積極撰文闡發自己的閱讀觀,先後發表了《淺浏覽時代的文明憂思》、《閱讀,讓人成為人》、《轉型時期的國民閱讀危機》等作品,被國内多種文集、報刊收錄和轉載。

  

首先,吳老師結合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讀書經驗生動地給同學們展示了書的分類及應該讀什麼樣的書。通過設問:茫茫書海,何去何從?自改革開放以來,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數不勝數,那麼什麼書是應該讀的呢?引出吳老師自己對書的分類:一是不能稱之為書的書;二是泛泛之書;三是準經典;四是經典(含元典),并闡述各類書籍的代表。接着,吳老師按照“求真、向善、審美、立志、惜時、通識、專業、思想、境界、修心、交友、慎獨、明智、自持、奮振、謙慎、襟懷、人情、容止、詩意”等二十個選擇标準,重點推薦了二十本經典書籍,這些書籍既包括向《尼各馬可倫理學》、《西方的智慧》、《雕刻時光》、《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等外國名著,也包括了諸如《史記》、《論語》、《人間詞話》等國内經典著作。

    

最後,吳老師提出“吳二十條”的思想脈絡:真善美是人類永恒的價值體系,也是我們認知宇宙,安身立命的起點,從求真向善審美的“三位一體”出發,我們開始确立人生的理想與志向(立志),進而領悟了珍惜時間(惜時)的重要性。教育是我們實現人生追求的必由之路,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則是它的兩大基石。從多年的教育洗禮中,我們漸漸清晰了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卻仍時常無法做出明智的判斷(因為沒有自己的思想體系)。蓦然回首,我們窺見了治學和立業的三重境界,仿佛明白自己欠缺了什麼,于是我們内修心性(修心),外交知音(交友),懂得了沉潛和獨處(慎獨)的意義。終于,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我們初步建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領悟了生死何憑、明智何謂,卻也在偶然間撞見了人生的局限(自持)、命運的無常。但即便如此,我們仍會像貝多芬般搏擊命運、奮振前行,原因正在于,我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乃蘊含于荒謬性之中。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經曆了種種的成功與失敗。但成功是暫時的,更需敞開灑脫的襟懷。漫長的朝聖路上,我們閱盡了人情世故,遍覽了滄海桑田,卻依然留卻幾許天然的容止、一顆詩意的心靈。

  

在提問環節,吳老師詳細解答了學生提出問題。他指出,速讀不是僞科學,科學也并非勘探世界的唯一途徑。要學會紙質與電子閱讀相結合,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對于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讀書太慢的焦慮問題,吳老師認為讀書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應該把讀書和實踐結合起來,不要帶着功利的目的去讀書,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書本之中。

學識淵博的吳老師長達兩小時的精彩講座,赢得在座師生的強烈共鳴和熱烈掌聲。整場講座,既有吳老師結合自身的閱讀經驗,也有各家經典名言,還有吳老師對名人轶事的娓娓道來,富有學術性和趣味性。學生黨員張滟鑫表示,通過吳老師的講座,明白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之中還要慢下來聆聽前人的教誨。這個世界不隻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講座結束之後打算回去重溫一遍《紅樓夢》。其他同學表示,在學好專業知識之餘,以後将會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汲取經典的營養,涵養品格。

  

撰稿人:徐志德、楊耀文、鮑程

 

Baidu
sogou